企业
发展战略
专家开“药方”
信息技术或成最强突破口
与会嘉宾表示,中医药所蕴含的原创思维是中华民族科学传统中非常宝贵的部分,把中医药的原创优势发挥好,能够对当代人类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做出重大贡献,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引领发展的突破口。博鳌论坛嘉宾及上述专家建议,当前亟须依靠科技创新助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,并在国际上抢先占领科研高地,先发夺人。
首先应利用“互联网+”,为中医药发展打造新引擎,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实时性,建立中医药全产业链数字化、标准化体系。殷允录表示,在中医药产业迎来“刚需+政策”的双重利好之际,互联网、金融资本与中医药的广泛融合,不仅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中医药需求,云平台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也将为中医药发展赋予新的活力,助推“健康中国”建设。
其次,是改革中医药科技管理体制,完善科技创新机制。与会嘉宾呼吁,在国家科技计划(专项、基金等)管理部门联席会议框架下,建立中医药科技会商协调制度,加快中医药科研管理专业机构建设。创新中医药科研评价方法,完善评价标准,体现同行评议。同时,建设国家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,组建国家实验室,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,建设一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中心和基地,深化国家中医药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建设,形成开放、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。围绕人类重大健康问题凝练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大项目,产出一批原创性、引领性、前沿性重大科技成果,并转化为产品、技术和服务。
殷允录表示,从产业结构来说,要促使中医药原始创新研究与中医药产业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密切结合,研发当前市场大力需求的健康服务产品,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原始创新研究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。
再次,需要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。专家建议综合运用财税、金融等手段,落实好税收减免、资金补贴、信贷担保等优惠措施,构筑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高地。同时,把握当前国际产业东移的契机,争取国外知名医药健康企业的投资或合作项目,充分利用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,加快高技术、高档次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。
最后,应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。参加论坛的业内人士认为,优化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,加快培养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,完善中医药科研人才岗位管理,才能推动人才流动。
Copyright © 2004-2014 GDRX All Rights Reserved . 粤ICP备2022110925号
珠海办事处:珠海市香洲区柠溪路宏福大厦5楼 0756-2638199
广州办事处: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贤人阁21楼 020-38677717
业 务 咨 询: 杨老师,139 2692 80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