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本、质量、交货期等问题搞得一些(生物)制药企业焦头烂额,手忙脚乱,由于经常忙于救火,无暇关注企业战略等重大事项。企业经营管理越来越艰难……精益生产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,是一套与企业环境、文化以及管理方法高度融合的管理体系,是一个自治的系统,可很好地解决生产中的这些问题,因而越来越受到(生物)制药企业的重视并运用于生产工作实际中。
现代企业都追求理想库存状态——“零库存”以求利润最大化。所谓零库存,就是指不占用企业的资金、空间和时间,理想状态的企业库存。制药企业经常受到不确定的供应、不确定的需求和生产的连续性等因素制约,产品库存不可能是零,基于成本和效益最优化的安全库存成为企业库存的标准,所以库存式生产就成为追求安全库存最佳的生产模式。
库存式生产中的产销衔接非常重要。如生产安排不周,一方面造成库存大量积压,增加资金占用,造成浪费;另一方面库存不能满足销售订单需求,造成应急生产被动。所以制药企业中生产安排部门与销售部门要加强信息及时传递,增加销售预测频次,再充分利用销售部门的市场分析,运用统计技术科学进行产、销、存预测,平衡产、销、存,根据库存总量,结合销售需求安排生产。
在实际生产过程中,应坚持”畅销产品全力增产,最大程度满足需求;重点产品按需生产,控制库存做好备货;季节产品集中生产,合理安排精心组织;搬迁产品兼顾备货,统筹计划积极推进;战略产品重点培植,达标达产降低成本”的生产方式,积极实现经济性和适应性的精益价值。
精益生产模式在制药企业中的应用,实现了“高品质、高效率、低成本、低库存”的生产目标,有效地降低资金占用成本,优化了作业流程、减少物料及资源的浪费、提高了设备利用率、在追求准时化、自动化生产的同时准时满足销售订单的需求,提高了核心竞争力,是制药企业获取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一条有效途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