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es
睿信顾问

广东省十大咨询服务品牌
Service
News
Contact
WISDOM CONSULTING
管理咨询定制化方案专家
广东睿信咨询有限公司
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协会理事单位
Home
About
网上存在黑色产业链 可轻易买到银行卡账号密码
来源: | 作者: 睿信wwendy | 发布时间: 2016-04-12 | 77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“包装”后发送给用户的含有钓鱼网站的短信。在这些钓鱼网站的虚假网页上,用户登录后就会被要求输入账号、密码、姓名、身份证号、银行预留手机号等信息,而一旦填写了这些信息,骗子就可以把用户的钱骗走了。

 


  

“卡在身上,钱莫名其妙地被转走了”,很多人会说这不可能。广州的吴先生原本也认为这不可能,但这匪夷所思的一幕就在他身上发生了。

 银行卡在身上 5万存款一周只剩300元。去年12月,吴先生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。短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,吴先生以为是某个没存号码的朋友发来的,就点击了短信中的图片。
由于手机并未出现什么异常,吴先生便没太在意。可一个星期后,银行突然发来一条消费短信,原本存有5万多块钱的一张银行卡,余额竟然只剩下300多块钱了。
      吴先生查询发现,这一个星期他的银行卡陆续在往外转钱,但银行发来的十几条消费短信,他一条也没接到。吴先生把手机拿到客服检查,被告知他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,在一个星期内丧失了接收短信的功能,一个星期后木马病毒失效,短信功能才恢复。
      60岁的吴先生平常就不太会用智能手机,所以手机中没有网银、支付宝等客户端,所以即便手机中毒,银行密码也不会泄露。而银行卡也一直在他自己身上,密码也只有他自己知道。吴先生百思不得其解:银行卡里的钱,到底是怎么没的呢?
      爆料者”5分钟网上买到上千银行卡密码
      就在吴先生案发不久,记者接到一位自称老徐的爆料人举报。老徐说,在网络空间存在着一个规模庞大的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。
   “像老吴这种信息在黑市里很容易搞到,我用5分钟就能搞到1000个这种信息 包括卡主的姓名、卡号、身份证、电话号码,还有他的银行卡密码,只要5分钟,1000个没有问题。”为验证自己所言不虚,老徐打开了几个QQ群,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,发给记者一份长达33页的文件。这份文件里记录了1000多条银行卡信息, 每条信息都有卡主的姓名、银行卡号、身份证号、银行预留手机号码以及银行卡密码。记者在文件中随机选取了70个不同省份的信息进行验证。其中,身份信息和电话号码全部正确,除了5个银行卡密码错误,其余65个银行卡密码全都正确。
      调查提醒
      揭秘盗取银行卡信息三大方法
      伪基站发送钓鱼短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