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
发展战略
医药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,进入21世纪,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、人口健康需求结构的变化、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命科学的发展,医药行业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。各国的医疗费用支出占GDP都非常可观。医药行业作为朝阳产业,一方面,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,药品需求规模将不断扩大;另一方面,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,国家8500亿医改投入的逐步到位,为医药行业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,极大地拉动了医药市场需求。另外,最近几年,国际医药产业将迎来医药史上少见的药品专利集中到期的有利时机,随着”重磅炸弹”级专利药品在世界上独占期的结束,全球仿制药的销售金额可望以10%-15%的年速度增长,也将相应拉动国内医药制剂市场的增长速度。因此,今后我国医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。
近年来,随着国内制药企业的快速发展,世界制药巨头的进入,精益生产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。由于理解的偏差与侧重点的不同,也被称之为”JIT生产方式”、”零库存生产方式”、”看板生产方式”等等。在具体工作和应用中,追风推行者也不在少数。但目前在国内医药企业精益生产方面做得真正有成功果实的却很少。笔者认为主要原因除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不够协调外,还存在生产组织模式改革不彻底、方式不正确、对其精髓理论理解错误等原因。精益生产的目的是推进生产均衡化、同步化、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,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。但是企业的生产组织模式必须符合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,要结合市场需求、成品库存、原料供应、安全环保、生产周期、生产瓶颈及战略储备等具体情况,确保生产更好地满足销售,为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集中生产、均匀生产、库存式生产、应急生产都是制药企业常用的生产组织方式,也是精益生产的具体体现。该四种生产模式各有特点,但根本目的都是改善流程关系、提高生产能力、实现节能降耗、降低成本、生产准时满足销售的精益目标。
2 精益生产的四种生产模式
2.1 集中生产
集中生产也称经济生产,是成本控制运用的先进生产方式,可以消除浪费、增加设备利用率、提高劳动生产率,有效降低生产成本。集中生产的方式不一。对需求量相对稳定的产品,可以都按产能满负荷安排集中生产,全年安排连续生产几个月,其他时间统筹集中安排其他产品;全年销售不够稳定的产品,可以间断生产,连续生产2-3个月,集中安排停工;对于产品多、需求量不确定,以及部分生产线专门配备人员的产品,可以安排阶段性集中生产,在保证需求的前提下,充分利用生产线人员,阶段性集中生产,既最大程度地利用生产线人员,又能提高培养全能人员;多产品的生产单位可以安排交替式集中生产,以使生产单位内部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,如能源及原材料节约、人员合理利用、环保平稳运行等。
Copyright © 2004-2014 GDRX All Rights Reserved . 粤ICP备2022110925号
珠海办事处:珠海市香洲区柠溪路宏福大厦5楼 0756-2638199
广州办事处: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贤人阁21楼 020-38677717
业 务 咨 询: 杨老师,139 2692 8021